抗日战争时期,在共产党人、爱国民主进步人士的积极参与、大力推动和广泛宣传影响下,新疆各族民众、各族各界爱国人士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用力所能及的各种方式支援全国抗战。1937年至1942年,新疆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西北战略大后方,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民国时期,新疆内乱频繁。1933年,新疆爆发四一二政变,盛世才借机当上了新疆边防督办,独揽军政大权。1935年,盛世才向苏联政府请求派干部来新疆帮助工作,苏联从1935年起,先后派遣联共党员俞秀松、任岳等人来新疆工作。他们到新疆后,担任新疆省政府官员或公务员,并遵守苏联确定的在新疆“不宣传共产主义、不公开党员身份、不发展党的组织”的原则。1935年11月,盛世才完善了“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的六大政策,并作为施政纲领在全疆推行。
1936年10月,中共中央打通苏联援华的西北通道,由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和红五军共两万余人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向甘肃西部挺进。1937年4月下旬,西路军左支队四百余人转战到新疆与甘肃交界的星星峡。
为了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祖国统一,巩固新疆这个抗日大后方,并保持国内与苏联联系的畅通,党中央致电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由陈云(化名施平)、滕代远(化名李光)等同志奉命从莫斯科入新疆接援西路军。经过与盛世才的会面商讨,盛世才同意西路军入疆。
1937年5月1日,陈云、滕代远等赴星星峡迎接西路军左支队指战员进驻迪化(今乌鲁木齐)。5月7日,西路军左支队指战员乘汽车抵达迪化,7月迁进东门外营房,对外称新兵营。陈云和滕代远作为中国共产党派驻新疆的第一任党代表,住在新兵营并负责和盛世才的统战工作。从此,中国共产党与盛世才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新疆正式形成。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与盛世才政府联系合作的重要前提。
1937年9月,邓发(化名方林)从苏联回国途经新疆。中央指示他接替陈云任中共派驻新疆党代表。同年10月初,周小舟奉命以八路军总部代表身份前来新疆,毛泽东电示周小舟,要求他“用谨慎、周密和谦逊的态度去观察问题,去处理工作,去待人接物,特别是在统一战线工作中须严格采取这样的态度”。
陈云、滕代远、邓发、周小舟等同志根据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的指示,经协商并得到盛世才同意,于1937年10月,在迪化正式设立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对外称南梁第三招待所。不久,周小舟奉命调回延安,滕代远任八路军驻新疆代表。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作为中共中央在新疆的唯一官方机构,是中共中央在新疆直接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机构,是在新疆工作的一百多名党员的领导中枢,也是中国共产党和盛世才合作的主要联系机构。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在新疆的工作,不仅有力支援了前方的抗战,还广泛传播马列主义,促进了新疆的建设。
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抗日战争时期,新疆是全国抗战的后方,成为重要的国际交通要道,也是中共与共产国际、苏联取得联系的通道,新疆地方实力派盛世才此时“亲苏、拥共”。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与盛世才建立的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与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同的特点。
一是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共同纲领的指导。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没有明确的共同纲领的,新疆的共同纲领是六大政策。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六大政策为政治基础,帮助盛世才巩固政权。
二是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特殊的组织形式。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但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只是遇事协商,共产党员一般不参与国民党政府工作。而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特殊的组织形式,共产党人参加盛世才政府的工作。他们以新疆地方政府官员或公务员身份在军队、省政府各机关及各行政区和县级政府机构工作。除党代表和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外,都由党代表推荐给盛世才。其中大部分被盛世才任命为厅长、行政长、县长、财税局长等,执行盛世才交给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将盛世才“官办”的群众性的政治组织——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改造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三是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受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共同领导,事实上起最后决定作用的是共产国际。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保持党在思想、政治、组织、军事上的独立性,对共产国际的指示采取分析的态度,择其善而从之。而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与延安相隔遥远,中间又隔着国民党统治区,交通联系十分不便,而苏联在新疆势力大,共产国际在迪化还派有专门负责与中共联络的人员,因此,当时中共中央经常通过共产国际来处理新疆的事务。
四是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实行“三不”原则为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工作,同样要遵守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做法,即“不宣传共产主义、不公开党员身份、不发展党的组织”的“三不”原则。一方面是沿袭俞秀松等一批联共党员在新疆工作时的办法,另一方面也是适应盛世才的要求,但盛世才允许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
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
一是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广泛深入宣传全民族抗战,动员各族民众参加抗日救亡。在新疆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热情宣传全民抗战,下大力气做唤起民众的工作。
二是发动社会各界广泛持久地开展抗日捐献活动,从物质方面积极支持全国抗战。新疆各族人民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进步人士的感召与推动下,新疆各族人民掀起了广泛持久的抗日爱国捐献活动,为前线将士捐款捐物,募集紧缺的物资。各族群众生活虽然困难,但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响亮地喊出“抗战一日不停,吾人的募捐活动一日不止”的时代强音。
三是开辟和保障国际运输线、交通线畅通,打破日本帝国主义的封锁。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陈潭秋在向党中央报告工作时指出:“新省地位无论对国际关系,对中国抗战及对我党都非常重要”“保证这条交通线的畅通是我党在新疆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新疆的共产党人时刻牢记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积极参加国民政府中央运输委员会新疆分会工作,做好援华物资转运,全力以赴组织各族民众维修道路,护送搬运物资,维修车辆,剿匪除奸,巡逻护路,送信带路。1939年5月召开全省公路会议,张仲实在会上作报告阐述新疆公路的重要性,茅盾为筑路工人写了筑路歌。确保新疆国际交通运输线畅通,成为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四是为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建设培养了一批特种军事技术人才。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利用新疆的特殊条件培养特种兵军事技术干部提供了便利。西路军左支队进入新疆后,陈云、滕代远及接任的邓发、陈潭秋都高度重视组织部队学习文化和军事技术。陈云曾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写信,提出西路军余部留在新疆学习军事技术,希望解决教官和学习用的汽车、装甲车、机关枪、飞机等来源问题;滕代远写信给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汇报西路军左支队今后在迪化学习的计划,将学习军事,包括军事战术和装甲车、火炮、坦克、飞机的操作放在重要位置。先后从左支队抽调人员学习无线电技术、汽车驾驶与修理、装甲车和坦克驾驶与修理、火炮操作等。陈云在学习开始时向学员传达了党中央严守纪律、安心学习的指示,并作了向机械化进军的动员。这段时间,共培养了两百多名不同兵种的军事技术人员。这批技术力量为我党我军发展特种兵奠定了基础,他们在人民军队机械化部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骨干作用。
五是帮助新疆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发展教育事业,哺育新疆革命青年成长。1938年1月,徐孟秋担任教育厅代厅长,从延安来的同志有林基路、祁天民、李云扬、朱旦华等人,先后担任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小学的领导职务或教学工作。在林基路等共产党人的教育培养下,以乔国仁和阿巴索夫为代表的新疆革命青年不断成长。
开展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列主义和进步文化。共产党人来新疆工作以后,新疆以抗战为中心,以六大政策为内容的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新兵营”大唱革命歌曲,对马列主义和进步文化的传播,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共产党人和进步文化人士组织领导的新戏剧活动是新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各民族文化,也是新疆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共产党人倡导的新疆新文化运动以其民主的思想、科学的精神、健康的内容、活泼的形式,对边疆各族人民进行了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启蒙教育。
办好《新疆日报》,大造抗战舆论。《新疆日报》经常刊登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文章和讲话、中共中央文件以及介绍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情况的报道通讯。新疆日报社翻印了毛泽东《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被称为《新华日报》的“姐妹版”。
整顿财政,改革币制,稳定物价。1938年2月10日,毛泽民被任命为新疆省财政厅副厅长、代理厅长,党中央从延安选派高登榜、郑亦胜等人来新疆,安排在财政厅和各地税务局工作。
大力支持经济建设发展。毛泽民主持制定了《新疆二期三年财政计划》,并于1941年1月1日首次发行新疆省建设公债五百万元,为各项建设事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在苏联的帮助下,在共产党员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努力下,第二期三年财政计划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改革政治,加强民族团结。毛泽民任民政厅副厅长、代理厅长后,废除了农官乡约制度,参照延安实施的民主选举方法,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亲自起草了《新疆省区、村制组织章程》,经省政府批准于1941年11月1日公布实施。他还主持起草了《县政组织章程》《新疆省各区行政长公署组织暂行条例》,各县相继成立了政务委员会,重大事项由政务委员会议决。当时担任行政长、县长领导职务的黄火青、林基路、韩光、许亮、李云扬等一批共产党员,在工作岗位上十分注意实行民主,成为认真贯彻六大政策的表率。他们还处处从维护各民族人民利益、增进民族团结出发,体察民情,解除冤狱,兴修水利,修桥补路,为各族人民办了许多好事,至今还在群众中传颂着。
巩固边防。党从新兵营中抽调一批干部到军队中工作。如胡鉴担任蒲犁边卡大队中校大队长,周纯麟任驻疏勒骑兵四十八团三连少校连长,曾玉良任四十八团二连少校连长,赵海丰到骑兵三十一团工作,潘同任和田警备司令兼和田行政长,谷先南在和田警备司令部工作,谭庆荣在和田骑兵三十团工作。他们清除帝国主义势力,并配合边务处派人通过印度、阿富汗了解英国军政情报,为巩固边防作出了贡献。
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派出优秀干部支援和帮助新疆地方当局工作,团结新疆各族人民建设抗战的西北大后方,有力支援了全国抗战,并在新疆的经济建设、财政建设、教育文化事业、边防建设、社会改革、民族团结、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先进分子等方面发挥了作用。新疆各族人民通过共产党人在新疆的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了中国共产党,极大地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维护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新疆抗日救亡活动开展,巩固西北大后方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新疆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
(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