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教育培训

讲台前的坚守 他们用粉笔书写精彩人生

来源:中工网 时间:2023-11-23

 原标题:讲台前的坚守 他们用粉笔书写精彩人生

每个人的青春记忆里,都有忘不掉的老师。来自贵州省平塘县第三中学的一位老师,他叫石仕才。一位男老师,为了给学生们缝补衣服,书包,练出了一手针线活,可谓是“良师手中线,学子身上衣”。

课间,有学生的衣服口袋破了,跑来找石老师帮忙,穿针、引线、不到两分钟,衣服就缝好了。

平塘县第三中学教师 石仕才:很多人觉得缝衣服应该是女老师做的,但我从小读书,初中的时候,我的老师就对我特别关心,所以我就心里暗暗发誓要像他们一样,要当个好老师。

平塘县第三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寄宿制学校,学生很多都来自周边的乡镇。他们的父母大都外出务工,平日里很少有时间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2016年,石仕才调到这里工作,很快他就发现,学生们衣服上总有破洞,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经历。

石仕才准备了针线盒,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刚开始,粗手粗脚的他拿起针线很是生疏。为了做好这件事儿,石仕才专门回老家向母亲请教。

石仕才母亲 石明秀:现在条件好了,你还学补衣服做什么?以前日子苦才补,现在还学来做什么?以前他还不太会,我就慢慢地教,现在补得好多了,比我还要好。

平塘县第三中学教师 石仕才:刚刚开始的时候会被针扎手,穿线不会穿,最闹笑话就是把外面的缝到里面去了,翻也翻不过来。母亲就讲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就手把手教,教了几次就会了。

这些年,班里学生谁的衣服破了,都会拿到石老师这里缝补,不少学生在石仕才的影响下,也学会针线活儿。

石仕才的班级里,过半学生的家长都长期在外务工,对这些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们,石仕才总会多一些关注。

平塘县第三中学学生 刘胡翔:周末的时候,我生病了,那时候好像是过敏,全身都红红的。那时候石老师原本是在家里面休息。然后留校的老师打电话给石老师之后,石老师就立马来到了学校,带我去医院检查了一遍,发现是过敏,带我打吊针,打了四个小时回到学校来就好了。当时我就感觉很感动。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情绪敏感。石仕才不仅在生活上予以关心,更是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无话不谈。

平塘县第三中学学生 马晓悦:他上课的时候对我们很严厉,下课的时候也会跟我们开一些玩笑。感觉他就像我们的朋友,有时候我们总是爱叫他才哥或者是石总,他都会热情地回应我们。

平塘县第三中学教师 石仕才: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学校,我觉得除了教书教得好是必须具备的本领外,其次是要在生活上关心学生。作为一个班主任,我觉得学生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虽然他们父母不在,也要让他们感受到长辈的关心,长辈的温暖,让他们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

“独臂”老师坚守讲台 扎根山村小学38载

陕西凤县岩湾小学地处秦岭腹地,独臂老师戚国敏,扎根这所山村小学教书育人,一只手臂教出千余名学生。在三尺讲台,他用左手书写励志人生。9月10日,戚国敏迎来了自己的第38个教师节。独臂老师,在外人看来非常不易,但戚国敏却说,正因为“独臂”,他更加珍惜人民教师这份工作。

在陕西凤县岩湾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这位正在上课的老师就是戚国敏。黑板上的粉笔字,是他用左手写出来的。

陕西凤县岩湾小学教师 戚国敏: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学习当中一定要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戚国敏今天给学生们讲的课文是《丁香结》,正如课堂上戚国敏所讲,“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人生就是一场解结之旅。”而戚国敏的“结”,在六岁时便“结”下了。6岁时,因为一次脑外伤,戚国敏落下了终身残疾,右臂失去知觉,右腿行动不便。从此,他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只能靠左手来完成。

陕西凤县岩湾小学教师 戚国敏:事发后我当时大哭了一场,出院了以后就还在屋里待了一年,在这一年期间我始终用左手写字、练字。刚走上工作岗位,为了给学生展现比较美观的粉笔字,练了三五年。

说起第一次上课时的情景,戚国敏记忆犹新。

陕西凤县岩湾小学教师 戚国敏:刚上黑板的第一天写字时,学生都是问,老师咋用左手写字?老师你不对,应该拿右手写字。我用了半节课的时间,我给学生讲了一下我这经历。

身残志坚的戚国敏,从小学到初中再到职中,成绩一路名列前茅。直到职中毕业后,他开始面对人生的第一道难题。

毕业那年,戚国敏先后多次参加招工考试,均以优异成绩进入面试环节,但却都因体检不过关而被拒之门外。

随后几个月,戚国敏不得不成为一名放牛娃。直到1986年9月,还在放牛的戚国敏突然收到了去岩湾乡贯沟门小学当代课老师的消息。从此,戚国敏开启了他的教师生涯,他所带的毕业班学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993年,戚国敏被评为全县优秀教师,而那时的他,还只是一名临时“代课老师”。

终于,在教书的第13个年头,戚国敏“转正”了,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至今,他已经在这所山村小学度过了38个教师节。

陕西凤县岩湾小学教师 戚国敏:我希望这些学生能够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大山。

为了激励学生们好好学习。在教学中,戚国敏不仅言传,更一次次揭开伤疤“身教”。

陕西凤县岩湾小学教师 戚国敏:刚普及六年级的时候,基层学校辍学的人特别多。家访的时候,我就给他们说,咱们农村只有你好好上学才能改变你的命运。你看老师我就是一个残疾人,不上学没有知识的话,怎么能给你当老师。

30多年,戚国敏靠着一只手臂教出千余名学生。如今,因为身体原因,他的工作重心不得不开始由教“主课”向副课,由教学向后勤转移。

陕西凤县岩湾小学教师 戚国敏:说实在话,我不愿意退下来。但我服从领导的安排,组织的分配。

“一师多能”是很多乡村教师的特殊技能。戚国敏教过语文课、数学课、思政课。今天,戚国敏作为劳动课老师,带着学生们认识植物,清理杂草。不仅如此,他还是学生灶的“大师傅”、学生宿舍的管理员。

陕西凤县岩湾小学教师 陆帅:从教30多年来,戚老师一直根植于乡村教育。在我的心目当中,我觉得他就是一名实干家。

 

责任编辑:刘玄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