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1-03-10
徐磊,男,汉族,1988年出生,籍贯河北廊坊,现任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公司焊工。先后参与了中亚管线、西二线、西三线、西部管道、庆铁线、兰郑长、涩宁兰、陕京三线、中贵线、中俄东线等多个国内外重点工程项目。
苦练技能,铸就本领
刚到单位初期,徐磊就展现出比他人好学的工作态度,当时公司正在生产一批管道过滤器,徐磊趁着师父不在,偷摸地焊了两根焊条。结果没想到师父突然回来了,狠狠说了他一顿。结果师父用砂轮打磨半个多小时,把他的焊缝去掉,又重新焊了一遍,并且严厉的批评了他,告诉他这种设备要用到天然气管道运输上,容不得半点瑕疵,先把技术练好了,再上手焊设备,要不然出安全和质量事故,你能负得起责任么?一句很简短的话语,却深深的刺痛了他的心,从那以后,他下定决心,运用一切办法苦练自身技能,为的就是早日能做一个合格的电焊工,早点能独立作业。练技先健身,徐磊给自己定下了严格的目标,每天抽时间健身,“每组俯卧撑30个,连做3组;跑步3公里;30斤重的哑铃,一组30个、一组20个、一组10个。”徐磊认为做一名合格的焊工,得有体力和力量支撑。这样的健身“套餐”,他已经坚持10年。为了提高手臂稳定性,他经常在手腕挂上一块砖头练习平伸。“最开始坚持十来分钟手臂就开始哆嗦,现在可以坚持半小时。”因为他知道,焊接精度需要达到零点几毫米,手必须稳,不能哆嗦一下。不仅如此,在每天8小时工作结束后,徐磊还要额外加练近6个小时。“先用废料练习,然后再用试件练。平焊、立焊、仰焊各种角度焊接方式都刻苦练习。实操练习结束后,徐磊还会在晚上睡觉前翻看《手工电弧焊工艺书》之类的专业书籍,一有空了就从网上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国工程建设、电焊职业技能比赛之类的题库中的考题。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坚持,徐磊使自身素质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摘金夺银,实现价值
2017年,徐磊代表机械公司参加了管道局电焊工大赛,备战期间,白天都在紧张的操作训练,争分夺秒丝毫不敢怠慢;回到家里,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自己刻苦进行理论学习,凭借坚持与汗水,以管道局铜牌的成绩入选管道局代表队参加“集团公司电焊工大赛”。在这次比赛时,一个小小的插曲让他铭记终身,在药芯二保焊比赛环节,由于紧张,打底焊完,结果用手电筒一照,发现根部未融,没有焊透试件,他看着这块2厘米的“铁疙瘩”,心理想到如果拿这个试品交上去,基本也宣告着他比赛结束了,但是他不停的告诉自己,决不放弃,于是冷静了一下,拿起手据,一点一点的锯掉这块“铁疙瘩”,平时健身的努力没白费,十几分钟就锯开了。锯开后,清理完残渣,重新焊接,最后终于在时间临结束前,完成了比赛,徐磊最终拿到了个人金牌、团体第一的成绩。从此之后开启了他各项大赛夺奖之路,先后获得了“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和“中央企业能手”的荣誉称号。2017年被评为“管道局优秀员工”荣誉称号,同年被评为“管道局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随后,在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决赛中,获得个人第四名。2019年,参加在中国技能大赛—第十四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个人银奖和全国工程建设系统技术能手。参加河北省大工匠挑战赛荣获个人比赛第一名和河北省工匠荣誉称号。
扎根一线,主动作为
多年以来,徐磊虽然获得过多项荣誉,但是还主动扎根一线,服务一线,工作中,认真的焊接每一道焊缝,所焊接的产品一直保持着百分之百的合格率。近几年,公司生产任务繁重。徐磊每天早上8点进车间,中午、晚上都要加班。夏天,飞溅的焊花落到手臂上,衣服都烫得都是小窟窿。汗透的工作服,下班后都是一圈一圈的盐渍。至今,撸起袖子还能看到他胳膊上烫伤的印记。其中在生产一个过滤器时,大约4米长,几十吨重。法兰、封头、盲板等各个部件全要焊接,要用掉120斤重的焊条才能焊好,焊条的重量差不多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就这样,连着干了两个月,终于把这批产品做完。在管道局重点工程项目“过滤器快开盲板”的改造项目中,远赴非洲,在温度高达40°的肯尼亚,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为公司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近50万元。在辛勤工作的同时,徐磊积极参与各项科研课题和培训学员,其中参与研制的移动可卡死地线夹,解决了以往由于焊接地线虚接打火给设备筒体造成划伤的技术难题;利用业余时间给青年员工做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车间的焊工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疫情复产,主动请战
今年2月以来,随着各地企业开始复工准备,公司承揽了中俄东国家重点工程收发球筒产品,但公司大部分员工身在外地,无法返岗。此时家在廊坊的徐磊主动向公司报名,满员50多人的车间,到岗十几个人,面对产品订单量大,人手短缺的情况,为了赶进度,4月1日,车间开始24小时两班倒,夜班需要从晚8点一直干到第二天6点,徐磊又主动要求上夜班,并主动加入车间防疫小组,担负车间内的消毒防疫工作。
多年的历练已经让徐磊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工匠人,把成绩和荣誉化作成内心的源源动力,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不断潜心研究焊接技术,毫无保留的将成功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能传授给公司的青年员工,一步一个脚印,为国家油气管道工程建设事业的辉煌发展而不断努力!(照片和稿件来源河北工人报社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