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劳动保护

只进一扇门 妙解烦心事 ——记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时间:2023-06-09

 “六代豪华”之地、“十朝京畿”要地,这是历史上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如今,这里作为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货物往来,川流不息。然而,繁华的经济、频繁的人口流动,也带来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多发的问题。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16年,江宁区人社部门牵头,凝聚区总工会、司法、法院以及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力量,探索创立了聚合调解、仲裁、诉讼、劳动保障监察、法律援助等职能于一身的“五位一体”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实现劳动人事争议“一窗受理、分类办理、联动调处”,回应群众期盼。仅2021年,联调中心接待人员18960人次,受理案件18273件。

建平台——

“五位一体”一站式解纷

2021年11月底,南京市江宁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经过历时近3个月的联动调处,成功调解江宁区某工厂因搬迁与劳动者产生的劳动争议,84名员工与工厂达成调解协议,涉及经济补偿399万元。

争议发生后,江宁区联调中心立即按照集体劳动争议处置预案,人社局劳动关系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总工会、司法局多方成员单位组成处置小组介入。经过几天的协调,在双方仍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联调中心法律援助律师指导84名劳动者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仲裁机构受理该起集体争议后,将此前调查的情况提交本级调处中心专家组研究。经过多次沟通、对话,最终双方达成合意,成功调解。

这是南京市江宁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运用“预防为主、调处一体、资源整合、部门联动”的工作方法,成功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的缩影。

一站式化解矛盾,一扇门为民解忧。秉持这一理念,联调中心内设司法人民调解工作室、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会法律服务站以及劳动保障监察窗口、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窗口、人民法院立案窗口等,让劳动人事争议在联调中心内部一站式化解。当事人在向工会咨询、监察投诉等初始阶段,即可申请调解组织介入,简化办理流程,着力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一站式解决纠纷,还需专业团队护航。联调中心现有工作人员44名,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人民法院民一庭工作人员进驻办公,司法局和总工会委派5家律所轮流值班,并邀请2名调解专家驻点值班,同时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聘用专业人员值班调处,用专业的调解队伍提升调处工作效率。

立机制——

凝聚合力提升调处能力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以选择工会咨询调解、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或者12333在线咨询调解,解决不成的,可以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调处,或者进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走进江宁区联调中心办事大厅,映入眼帘的便是包含了三个步骤三个流向的流程清单海报,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将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流程分解,让办事群众一看就懂。

“除了流程清单以外,我们中心还梳理了涵盖15个服务事项的菜单式服务清单,列举我们可提供的涉及仲裁、诉讼等服务,让群众自主选择,实现‘点单式’服务。”江宁区联调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便捷服务的背后,离不开联调中心的机制支撑。联调中心探索建立了定期联席会议、案例研讨制度,及时通报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并对新案例处理路径进行探讨;建立联合业务培训制度,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中心工作人员化解争议能力;建立案件信息共享制度,让数据多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减少群众重复递交材料问题;建立快速应急反应制度,及时化解群体性重大案件……七项制度的建立,确保各个部门加强联动,凝聚合力为劳动人事争议解决提供坚实保障。

2020年8月,在江宁区先行先试的经验基础上,南京市人社局牵头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建设作出部署安排,也为联调中心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强联动——

线上线下织密调解网

近年来,江宁区联调中心依托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处平台和江苏省线上调解服务平台,以“云调解”方式高效化解争议。自线上调解运行以来,江宁区联调中心线上调解成功率达到88.6%,不断赢得当事人点赞。

“我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申请了网上调解,没想到几百块钱的工资竟然真的能要回来,太感谢你们了!”前几天,高校毕业生小王特意来到联合调解中心,向工作人员道谢。

原来,小王大学毕业后应聘进入一家宠物店工作,因不适应工作,入职两天半后即辞职,但店方拒不支付工资。小王便从线上向江宁区联调中心申请调解。经调解,该宠物店同意支付小王2.5天工资511元。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加强线上调解的同时,江宁区联调中心积极搭建线下实体调解网络,积极争取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推动10个街道、3个园区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村(社区)建成201个调处服务中心(站),300人以上企业建立基层调解组织,形成覆盖单位、服务全体劳动者,相互衔接、快速响应的四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网格体系。江宁区还建立了一支由60余名专职调解员构成的调解队伍,致力于实现纠纷不出社区,不出企业,推动就近就地化解争议。

今年4月,南京市江宁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作为工作突出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受到人社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联、全国工商联通报表扬。

“我们要升级联调中心案件处理应用管理系统,将案件分派、归档以及结案审查、办案补助发放等监管事项增加到应用程序中,不断完善系统流程。同时,力争在联合调处中心新建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工作室,进一步提升非诉案件调解率。”提到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江宁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裴东的声音中充满了力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