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
时间:2020-05-27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展示工人阶级主力军新担当新作为,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桥西区总工会在全区广泛开展“新时代榜样”宣传活动。通过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区职工服务网等多媒体宣传渠道,展示全区各级劳模风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展现新时代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工作热情,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团结带动全区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为推进桥西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
——记河北省劳动模范王素娟
王素娟同志现任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校长,中共党员,正高级教师。目前的东风西路小学,拥有“全国文明单位”“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最美校园书屋”“全国语文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数学名校”等一系列的荣誉。
深沉的教育情怀
人生在世,会面对很多选择,也会有很多的路要走。而一旦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爱和付出,就选择了责任和使命,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的情怀。
1982年,王素娟同志因家庭困难,虽中考成绩优异,也只能放弃重点高中,进入小师范学习,初步接触教育。1985年到1991年这六年间,她抓紧一切时间不断丰富自己,先后拿下了专科、本科的学历,为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她调到市里工作,担任班主任。为了把工作和家庭兼顾好,她每天奔波于学校和老家之间,骑行往返60多里路,无论风霜雨雪,从没有耽误过孩子们一节课。她曾经这样和老教师们说,“要说不累那是假的,作为人民教师,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我就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对得起孩子们。”
1996年,王素娟同志调到了庄园小学任副主任。在校长的支持下,白天抓教育,晚上挑灯夜战,研究数学教学。经过不懈地努力,经她辅导的学生们,在全国大赛中获得冠军。要知道,他们大多是来自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4年,区域组建华英双语北校,王素娟同志被选到了这个精干的团队中。作为一名副手,她积极配合校长,克服一切困难,“不干便罢,既然干,就要干出个样子。”一年后,在深圳举办的全国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她带领的23名学生,共获得了21块金牌,2块银牌。这被家长们称为“传奇”。
2013年,王素娟同志来到了东风西路小学担任校长。接到任命的那天晚上,从不失眠的她却失眠了。当时的东风西路小学,已经是一所享有较高声誉的学校,如何让孩子们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如何让老师们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如何让学校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她在心里不断地问自己。
教育是一场充满温情的对话,需要深沉的爱和无怨无悔地付出。王素娟同志常常站在窗前,注视着校园里熟悉的一切——可爱的学生、敬业的老师、宽阔的操场、美丽的花木……“一定当个好校长,做一个老师喜欢、家长认可、学生爱戴的好校长!”六年来,全体师生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王素娟同志的带领下,齐心协力,迎难而进,不负时代,不辱使命,以勇于拼搏、勇于担当的奋斗姿态,开创了东风西路小学教育的新篇章。
办有温度的教育
东风西路小学以“精彩生命文化教育”为办学特色,以“精彩学苑?点亮精彩人生”为办学目标,让每一个生命都异彩绽放,努力培养具有自主精神、创造意识、中和性情、超越性发展志向的精彩少年。在王素娟同志的带领下,现如今,东风西路小学是个有温度的学校。
首先制度有温度。王素娟同志带领校领导班子制定了暖心的“四访”制度,老师生了病必访、家属生了病必访、思想有了问题必访、家里有了困难必访。东风的“四访”制度,访到了大家的心坎里。同时,学校还为家有中、高考孩子的老师们放“陪考假”;为大龄单身教师介绍对象、筹办婚礼;为教师子女解决入学问题……这一系列措施全方位地解决了老师们的后顾之忧。正能量的循环,让每个人在感受到集体温暖的同时,又不断自我教育,主动追求。
王素娟同志倡导的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成为学校员工的共识。“东风西路小学精神文明建设群”,是教师展示的平台,分享的舞台,是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里,老师们畅所欲言,谈人生感悟,晒美好生活,将校园内外发生在师生间的感人瞬间,传递分享给每一位东风人,亲情、激情彼此温暖着。
一年一度的新年联欢会,是老师们翘首以待的东风“春晚”。王素娟同志和全体教职员工欢聚一堂,笑声、掌声、欢呼声,见证着教师团结向上的心声。一位新入职的老师在总结中这样写道:在东风每一位老师都是积极向上的,在这个团队中,没有“我不能”,没有“这事儿别找我”,没有“这事和我没关系”,有的是“我来想办法”“我去办这件事”。我喜欢这样的团队,喜欢在这样的团队中与大家共谋教育的未来,共享生活的乐趣。特别感谢团队中永远充满正能量的睿智引领者——王素娟校长”
其次是课程有温度。丰富多彩的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和核心竞争力。在王素娟同志的带领下,结合新时期学生特点,学校开发了具有东风特色的系列校本课程、社团课程、德育活动课程和研学实践课程,逐步形成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框架,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拥有高远的志向和深厚的情怀。
语文学科以史为线,以诗词典故为主要内容的“东风雅韵国学堂”,让经典滋养生命;数学学科推出智慧课堂的应用与普及;英语学科举办英语日、英语戏剧社、年度英语文化节,在东风校园掀起学英语的热潮;科学学科全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音美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张扬学生个性;综合学科拓展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体育学科的各项特色运动,无不彰显着东风多元教育的飒爽与阳光。
课堂文化教学,丰厚了学生的内涵,课余的社团课程激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每天放学后,各种社团活动在校园里百花齐放:操场上,足球、篮球、排球,绽放运动活力;音乐厅,器乐、合唱、舞蹈,散发艺术魅力;科技中心,编程、设计、拆装,手脑口心联动,校园里处处涌动生命的韵律……
此外,学校还研发了“三礼、六节、主题月”系列德育课程、研学实践课程。
再次是办学有温度。为了培养师生的国际视野,王素娟同志带领大家探索开放式、国际化办学之路。以2015年为例,3月,美国宾州8名师生到访,香港师生第三次到学校进行参观交流活动;6月,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服务总监,到我校进行交流访问,剑桥少儿英语首席培训官邱耀德教授,到校培训老师;11月,学校师生到香港潮阳小学研学。截止目前,学校已与香港潮阳小学、澳门濠江英才学校、新西兰汉密尔顿市威瑞尔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并多次组织深度交流互访活动。同时,也先后与北京、上海、厦门、台湾等地一流学校结为同盟,成立了小学教育共同体,并展开了一系列的交流。2017年12月,国务院港澳办、教育部主办的“相约敦煌——一带一路·四海一家 ”第24届华夏园丁学术文化交流会,学校应邀参加并作了典型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肯定。
做走进人心的管理
俗话说“管人要管心,浇树要浇根”,学校的管理工作,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管心”的工作。如何让管理走进人心,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心所在,也是王素娟同志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王素娟同志倡导齐心、用心的团队管理。学校的管理团队上下齐心,充分发挥着个人专长。每个人的用心投入,促使学校整个教师团队都朝向专业化、内涵化发展。东风的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融入到了每一个人心中,东风的管理者就像一个个火种,在不同的岗位上自我发光、自我发热,带领全体教师激情工作,在校园内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点面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大家齐心协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尤其是学校的白茹老师,在2019年3月18日,参加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除了注重团队管理,王素娟同志还十分重视凝聚人心的团队文化。她认为,团队必须要有文化内涵,这个内涵要能凝聚人心。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团队都秉承着这样一种信念:一个人虽然走得快,但一群人才会走得更远。每年的区评优课素质赛,虽然参赛的是9名教师,但学校的每个学科都是一个团队,与参赛教师一起备战的是一百多名教师的日夜奋斗,连续六年,每年9个学科的参赛教师均获区级一等奖,多名教师被推荐到国家、省、市级比赛中。大家目标明确、朝向一致,尤其是年轻老师就是在这样团队中快速成长的。
为助力团队成长,王素娟同志还带领骨干教师搭建了“名师工作坊”“名班主任工作室”“青蓝工程”“种子教师工程”“教研活动日”等教师活动的多个平台。正如老师们所说的:台前一个人绽放,台后一群人助力。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善事善成,在成事中成人,用成人促成事,“一件事、一群人、一起拼、一定成!”已经成为东风西路小学教师共识的“东风精神”。
当德才兼备的校长
校长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全校师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命。所以必须德才兼备,有专业的“硬实力”和人格的“软实力”。
王素娟同志认为,校长的硬实力,不仅在于过硬的专业,而且还在于教育教学中能否发挥好引领作用。为了让学校的课程更加丰厚,她发挥个人在数学方面的优势,组织老师编写了《数学新思维》校本教材。2015年数学社团在ACTS比赛中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李涵飞同学在全国总决赛中,更是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特别金奖”。这次成功的尝试,更坚定了她研发校本课程的信心,一套套校本教材在大家的努力下相继诞生。在她的主持下,课题组完成了《现代儒学观下的精彩生命文化教育》和《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等研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后编辑出版了《播种》、《小诚诚的故事》等书籍;组织老师们编写校本教材8套共计100余册,极大的提升了老师们的教学实力,促进了老师们的专业化成长。《诗香润童年》的出版,用300余首古诗词为孩子的人生奠基;与教材配套的《汉字书写教材》,让一手好字成为东风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教材同步的数学、英语《北大绿卡》促进了数学团队和英语团队的专业化成长。
一个校长的“引力”如何,往往更取决于他的软实力——即人格风范。运用好职责使命所赋予的权力,当然是校长的应担之责。但校长的“非权力因素”——即人格的吸引力也非常关键。
王素娟同志一直要求自己,要把自己的人格,化为无声的要求;要把自己的风范,化作学校的标杆。在工作中,无论大事小事,她都要求自己做出应有的表率。王素娟同志努力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用伯乐相马的真心和耐心,发现挖掘身边的人才,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她注意给每个人创造实现和展现价值的机会,为每一位老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让老师们在学校绽放出最美的自己。在她的支持下,为积极上进的李阳老师建成机器人工作室;力推韩玮蔚老师的“大拇指”班班级经验走进人民大会堂;安排记者对郭雪妙老师进行专访;她鼓励教师撰写教育论文随笔,先后为朱叶红、韩佳、刘艳、高瑜等11位省级优秀班主任正式出版班级管理经验合集《润物无声》。
“人生只为一件大事而来”,从一线老师到学校校长,这件大事于王素娟同志而言就是——教育。选择做教育人,她无怨无悔!从教三十多年,王素娟同志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先后荣获“全国生命教育先进个人”“全国心育好校长”“河北省特等先进工作者”“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河北省骨干校长”“石家庄市十大知名校长”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