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0-04-27 18:55【字号:大 中 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展示工人阶级主力军新担当新作为,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桥西区总工会决定以“五一”劳动节为契机,在全区广泛开展“新时代榜样”宣传活动。通过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区职工服务网等多媒体宣传渠道,展示全区各级劳模风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展现新时代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工作热情,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团结带动全区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为推进桥西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给心一个支点,塑造灵魂透亮的人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宪军
从1982年步入教坛,王宪军至今已经从教整整三十七年了。从一名代课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河北省首批正高级教师、河北师大硕士生导师、河北省骨干校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成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桃李芬芳,一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王宪军始终坚持:给心一个支点,塑造灵魂透亮的人!
给心一个支点,育人先育己
身正为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就是要打铁先得自身硬,习近平指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就应该吸进整个光的海洋。”三十七年来,王宪军一直坚持工作、学习同频共振。曾经只有30多元工资的他为了钻研业务买书订报欠债3000多元。他常年订阅着《人民教育》、《河北教育》、《校长》、《当代劳模》等十几种学习读物,把握教育脉搏,扎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还积极参加各种的国内外学习培训,先后两次赴美学习,三次赴北京学习,两次赴上海学习,撰写学术论文、读书笔记120多万字,拓宽教育视野、积聚教育经验、汲取先进理念、提升了育人效能。付出皆是积累,耕耘自有回报,如今王宪军已成就为连续多年兼任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及河北省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评委的业务尖子和优秀教学管理者。
给心一个支点,育人育全面的人
1995年调到石家庄六中后,他接手了高一的一个“后进班”,在和学生多次接触、密切家访的基础上,他对学生一个一个的分析,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对症施治、以心育人。经过一次次地磨合,同学们的情绪高涨起来,班级也有了凝聚力,第二年成绩跃居全年级第三,同时还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第三年,不但体育成绩跃居第一,而且卫生纪律,劳动学习成绩,班风学风,各项评比在全校都名列第一!在王宪军的心里,一直笃信着“一滴水也是浇灌的开始、一支笔也有无尽的力量、一句话也能影响学生一生、一件事也能改变学生命运”的教育理念。他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着全校的教师们:时时刻刻、事事处处让自己多长一只眼睛,多动一些脑子,把握教育时机,就一定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他教过的一个学生中,有一个因为多种原因悲观失望丧失学习兴趣的同学,他把握住一道数学作业题的解法为契机,给学生家里发喜报、在班里搞“猜猜是谁”活动大造声势,帮学生重燃学习兴趣、重树学习信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在这样不动声色、润物无声的教育里,一个个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接近厌学的孩子们重新燃起了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给心一个支点,育人先育魂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师爱,要有德,以德树人,以德立人,以德修身,以德施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王宪军始终坚持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力争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以言行一致和心与心的碰撞成就教育、践行教育。
一个冬天的早晨,他在学生宿舍不经意间看到地上一个烟头,没有控制住火气,使出了当时他认为最狠的一招“叫家长”!从那以后,在宿舍里再也没有见到过烟头,但学生们再也不到他的办公室来了,见着他就躲得远远的,上课也也不如以前活跃了,学习成绩也大不如以前,甚至有一个孩子提出了想辍学去打工的想法!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做思想工作之后,这个孩子终于说出了他的小秘密,“其实我吸烟还是跟您学的”。从这天起,王宪军立誓戒烟,并一直坚持到现在。两年后,那个原本想辍学的孩子考取了河北师范大学,现在已是光荣的人民教师了,他给他敬爱的老师寄来了一封信说“王老师,您身教重于言教、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的师德感染了我,促使我成功,谢谢您!”
一个烟头,可以是教育的炸药,也可以是教育的引擎!就在这一点一滴的细节里,成就了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成就了一个教师的自我蜕变,成就了一个个孩子的化茧成蝶,也成就了石家庄市第六中学的递进与嬗变。
教育就是“对民族的美好未来负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给心一个支点,使每一名学生练就一技之长;给心一个支点,为每一名学生架起成功桥梁;给心一个支点,让每一名学生实现自己的幸福朝向!愿我们每一位教师,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地,塑造人、塑造生命、塑造灵魂透亮的人!